中国蔬菜供求信息发布、蔬菜商情查询平台
蔬菜商情网
首页 供求信息 基地报价 市场价格 行业资讯 蔬菜企业
成为会员
蔬菜资讯|种子资讯|价格行情|致富经|种植技术|病虫害|本网动态
您目前所在位置:CN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蔬菜资讯 > 关于嘉鱼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嘉鱼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时间:2020/7/16 14:49:22  来源:咸宁新闻

嘉鱼县国土面积1019.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76万亩,是全省的地域小县、农业大县,特别是蔬菜产业基础较好,在业内享有“北有寿光、南有嘉鱼”美誉,具备打造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产业基础。自“六大”活动开展以来,我围绕嘉鱼蔬菜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入田间地头摸实情,分类问卷调查找答案,求教专家寻良策,对嘉鱼蔬菜产业有了新认识、新思考。

一、嘉鱼蔬菜产业现状再认识

嘉鱼蔬菜产业基础和优势可以概括为“优、大、精、广、响、专”六个字。

(一)自然禀赋优。嘉鱼发展蔬菜产业地理气候基础得天独厚。从土壤条件看,嘉鱼平原地带土壤主要为灰潮沙土壤和轻粘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24.7g/kg,属上等土质,适宜露地越冬蔬菜生长。从气候条件看,嘉鱼属副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光照充分,年均日照时长1856h,年均气温19.3℃,年降雨量1397.8mm,冬季冷凉,适宜秋冬和冬春喜冷凉蔬菜生长、保存。从水利基础看,嘉鱼紧靠长江,拥有大小湖泊16个,有效排灌面积达31.4万亩,能够保障旱涝保收。

(二)种植规模大。嘉鱼国土面积在全省比重为0.55%,耕地面积比重为0.64%,但蔬菜板块面积有25万亩、复种面积58.7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比重达到3%。板块按种植品种分主要为:“两瓜两菜”(冬瓜、南瓜、包菜、白菜)18万亩、设施蔬菜1万亩、特色果蔬1万亩、水生蔬菜5万亩,其中越冬蔬菜复种面积30.5万亩,位列全省第一,特别是潘家湾一带集中连片板块规模超过10万亩,全国少见。

(三)种植技术精。经过多年探索,嘉鱼已建立蔬菜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示范区6个、面积5万亩,“两瓜两菜”形成了品种、施肥、病虫防治、操作规程“四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物理+生物”综合防治覆盖率达95%,先后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蔬菜“两减”示范县、农业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区,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蔬菜板块建设县、蔬菜大县。

(四)产品市场广。嘉鱼蔬菜主要以“两瓜两菜”和莲藕、西甜瓜为主,产量占比分别为80%、10%、5%,全年均衡供应,尤其是嘉鱼的包菜(甘蓝)、白菜在冬春时节集中上市,填补了全国冬季蔬菜市场缺口。嘉鱼成立了12个蔬菜营销协会,建立了4000人蔬菜经济人队伍,并在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武汉、广东、北京、上海等)建立蔬菜销售窗口,与22个省级大型农贸市场(北京新发地、广州江南、山东寿光等)长期合作,蔬菜销售市场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31个省市区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出口至韩国、日本、俄罗斯、越南等周边国家,形成了嘉鱼蔬菜“卖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局面。同时,自复工复产以来,市、县领导联合企业积极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推动嘉鱼蔬菜线上热卖,嘉鱼潜龙湾公司近三个月来日均销售藕带等本地特色蔬菜2000斤,占据淘宝、天猫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销售榜第一位。

(五)业内口碑响。近年来,嘉鱼先后与全国唯一甘蓝育种遗传专家方智远院士、全省首席蔬菜专家邱正明博士等业内“大咖”,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试种示范蔬菜品种3120种,推广甘蓝品种占据全国70%以上,2019年成功承办全国甘蓝大会,受到业内广泛认可。同时,我县大力实施蔬菜品牌创建,拥有蔬菜品牌87个,“三品一标”认证蔬菜产品171个,绿色认证面积26.6万亩,认证产量120万吨,“珍湖莲藕”“嘉鱼甘蓝”“嘉鱼大白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嘉鱼莲藕”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鱼富德蔬菜、湖北联创食品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六)人才队伍专。经过多年发展,嘉鱼人“恋菜情结”愈发浓厚,已形成了一支从事蔬菜种植、采收、销售的稳定队伍,在省内享有名气,每年蔬菜种植期有200人赴潜江、汉川、江夏等地提供技术指导。最可喜的是一批高学历、有头脑、懂市场的“90后”涌现到田间地头,保证了蔬菜产业后继有人。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97名“90后”“新农人”,金润农业在张镇的管理下,近五年年均实现纯利润200万元。

二、嘉鱼蔬菜产业发展瓶颈再审视

产业发展短板之处,往往也是潜力所在,打造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必须找准短板,挖掘潜力。对比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拥有“高标准的农产品、高生产效益的产业、高效完备的生产经营体系、高品质的竞争力”的要求,仍存在以下短板。

(一)规模虽大但效益不稳。目前,嘉鱼蔬菜种植主要是“两瓜两菜”,板块面积18万亩,占比72%,但“两瓜两菜”作为大路菜,效益本身偏低,更取决于市场行情。遇到行情好,1亩地纯赚超过万元;遇到行情差,一年到头血本无归。2008年,全国大范围极端冰冻天气,1亩白菜最高卖到1.2万元;2010年全国暖冬,包菜每斤4分钱,还抵不到采收人工费,一些包菜烂在地里。嘉鱼“两瓜两菜”通常有“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之说。相比之下,莲藕、莲子、藕带亩产收益一般是“两瓜两菜”的2倍,调整种植结构是嘉鱼蔬菜产业新的增长点。

(二)名气虽大但品牌不响。嘉鱼蔬菜、嘉鱼甘蓝、嘉鱼莲藕在业内一直有较大名气、较好口碑,但品牌力不强。“嘉鱼甘蓝”,业内名气胜过“兰州甘蓝”,但缺少统一包装,市场辨识度不高,导致菜农销售时更青睐选择贴牌的“兰州甘蓝”。2019年,嘉鱼贴牌蔬菜超过30万吨,贴牌后售价每吨高400元,减少收入1.2亿元。“嘉鱼莲藕”,虽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藕带、莲子、菱角等特色产品品牌力不够,水生蔬菜“品牌库”薄弱,而洪湖拥有“洪湖莲藕”“洪湖莲子”“洪湖藕带”“洪湖菱角”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市场售价通常高于我县10%-15%,加大品牌打造、推广、管理力度,将会促进我县蔬菜产业效益实现新增长。

(三)产量虽大但链条不长。近5年,嘉鱼蔬菜年均产量162万吨,产品以大路菜为主,档次不高。蔬菜冷链、加工都是短板,全县冷藏能力5万吨、不足3%;蔬菜加工企业6家,加工产品主要是莲藕、莲子、冬瓜,年加工能力2.52万吨、不足2%,95%以上蔬菜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弱。今年疫情期间,我县蔬菜外运受阻,因缺少冷藏、加工能力,部分蔬菜积压,压价抢卖,最低每斤卖5分钱,晚熟包菜每亩平均亏损600元。做长蔬菜产业链条是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的潜力所在。

三、嘉鱼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再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长、质量、效益从哪里来?只能从经济结构调整中来。对比分析嘉鱼蔬菜产业的优势和短板,推进嘉鱼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抓住利好机遇,调整布局结构,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一)发展机遇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县正在大力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特色农产品(甘蓝)优势区和“中国甘蓝之乡”,创建成功后,财政税收、项目支持、用地、金融、保险等系列配套政策将极大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从全省层面来看,我县被评为“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并纳入全省莲藕特色产业集群,对我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提升起到极大鼓励作用。从全市层面来看,市委2020年1号文件将蔬菜产业纳入全市“四大百亿产业集群”,为我县继续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二)目标定位

力争到2025年,全县蔬菜产业实现“四超”目标,即蔬菜复种面积超70万亩、蔬菜总产量超300万吨、蔬菜生产加工总产值超100亿元、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超过99%,建成全国“绿色餐厅”、全省“蔬菜强县”、全市“百亿产业”。

(三)发展方向

主打“三瓜三菜”(冬瓜、南瓜、西甜瓜,包菜、白菜、莲藕),推广“三减三增”(减肥、减药、减劳力,增产、增收、增品质),打造“三园三品”(长江流域露地越冬蔬菜科技园、鄂南蔬菜加工园、全域绿色高效菜园,品种新、品质高、品牌响),加速“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力,推进蔬菜产业聚集发展。

(四)路径措施

1.聚力规模蜕变,做好调整文章。按照“调优结构、调优布局”思路调整规划,着力在“点线面”上下实功,力争3-5年内全面提升嘉鱼蔬菜产业规模化水平。抓重点。依托金润农业科技园,实施潘湾蔬菜大道提标改造项目,完善产供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集研发、育种、种植、贮存、销售于一体的蔬菜标准化示范核心区。抓主线。打造“三个百里”蔬菜板块基地走廊。即,依托百里江洲,在石矶头护县洲至簰洲湾团洲等洲垸,建设4万亩的“百里瓜果长廊”;依托百里水系,在斧头湖黄沙湾到陆口珍湖沿水沿湖地带,建设6万亩的“百里莲藕长廊”;依托百里长渠,在新街镇到簰洲湾镇灌区,建设22万亩的“百里蔬菜长廊”。抓全面。坚持一镇一品,全域化打造全国“绿色餐厅”。重点在潘家湾镇、簰洲湾镇建设5000亩长江流域露地越冬蔬菜科技园,在渡普镇建设5000亩“梦里水乡”湘莲基地,在新街镇建设3000亩“果蔬小镇”,在鱼岳镇建设2000亩精细特色“菜篮子”,在陆溪镇建设5000亩水生蔬菜科技园,打造“莲藕小镇”,实现一镇一特色发展。

2.聚力科技嬗变,做实创新文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蔬菜产业高端化、现代化发展。注重院地合作。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不定期聘请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生产指导,力争到2025年建成3-5家蔬菜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技术推广中心,每年争取2-3个国家级、省级蔬菜科研课题落户嘉鱼,吸引科技要素向嘉鱼汇集。注重人才引育。完善人才落地政策,到2025年建成3-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引进一批科技、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50人的博士级“蔬菜专家库”;依托县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中心,持续开展科技培训,每年培育2000名新型职业菜农,夯实蔬菜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注重成果转化。大力推广苗种试种和标准化育苗,每年推广新品种80个以上;深化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中心,集成推广“三减三增”、水肥一体化、生物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力争到2025年实现绿色蔬菜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聚力品牌蝶变,做活营销文章。秉持“品牌强蔬”的理念,提升标准、引领高端,实现嘉鱼蔬菜品牌“从有到亮”的转变。加速品牌营销。围绕“嘉鱼蔬菜”区域公共品牌,整合“嘉鱼莲藕”“嘉鱼甘蓝”“嘉鱼大白菜”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资源,大力推广“嘉藕天成”“嘉玉户晓”等蔬菜品牌,制定统一标准,甄选优质产品统一包装、统一贴牌、统一销售,力争到2025年实现品牌上市蔬菜达到50%以上。拓展渠道营销。瞄准高端市场,加强与中百、武商、沃尔玛、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合作,利用3-5年时间,建立5-6家生鲜蔬菜直供基地,引进2-3家大型鲜蔬交易平台,提升蔬菜直供比重;加强与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合作,包装打造2-3种“网红蔬菜”,抢占网络市场高地。搭建平台营销。依托“嘉鱼甘蓝”在业内的优势地位,每年固定1个主题,举办1次高规格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吸引全国蔬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来嘉开展技术交流、品种展示、学术研讨、商贸洽谈,不断提升嘉鱼蔬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

4.聚力融合衍变,做长链条文章。聚焦蔬菜产业“接二连三”,着力做好建链、强链文章,延伸产业链,增强三产融合效益。加快经营主体多元化。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承接农化、农资、农经等社会化服务项目,发展“订单+股份合作”“农民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组织形式,每年预算财政资金2000万元,对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力争2025年辐射带动80%以上的菜农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快冷链加工多元化。围绕产供销等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从事蔬菜精深加工、包装贮存、销售物流等企业来嘉办工厂、建基地,力争到2025年培育3-5家年蔬菜加工产值过亿元、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蔬菜就地加工转化率提高到30%以上,建设3-5家大型冷链物流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加快产业融合多元化。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在潘家湾镇谋划建设一个1-3平方公里的“蔬菜公园”,推进蔬菜产业与观光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康养、科研教学等行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景观农业、体验农业、特色民宿、农产品游购等新业态。同时,精心设计2-3组“果蔬大礼包”,壮大“后备箱”经济,真正将嘉鱼打造成宜居宜游宜购的武汉城市圈文旅康养目的地。

分享到:
新闻评论  
相关新闻

暖冬促大棚蔬菜增产 兰陵10...

“萌萌哒”人参果实为整形蔬菜

青岛4批蔬菜农残超标被检出 ...

台风“灿鸿”引大风 蔬菜大棚...

海通开发无土栽培“阳台蔬菜”

陕西省启动今冬明春蔬菜储备制度

蔬菜价格保险 潼南现首单赔付

柯城区高山蔬菜产业鼓起农民钱...

大批云南蔬菜有望提早供应乌鲁...

拜泉县反季节蔬菜唱响冬季农业...

热门推荐

蔬菜施肥要适当

农家富】冬春棚室蔬菜谨防“弱...

如何提高大棚蔬菜品质

冬季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蔬菜立体栽培技术要点

蔬菜地膜覆盖“四忌”

有机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白菜类蔬菜施肥问题

七八月 蔬菜高温热害如何管理?

蔬菜药害怎么防如何治?

点击排行

新疆蔬菜上市量持续增加 零售...

价格监测:日照蔬菜价格呈季节...

[图]勐腊县积极扶持蔬菜种植产业

安县农业局拟采用单一来源方式...

10月下旬哈市蔬菜价格较去年...

夏季晚茬蔬菜开始上市菜价回落...

冬春蔬菜种植杜绝误区 喷洒农...

[图]新发地蔬菜直销车进社区

吉林市蔬菜价格降低不少

无锡:1月12日朝阳市场蔬菜...